北溪-1“断气”引发该产品成本跳涨、海内外价格差距持续拉大,分
时间:2022-09-08 17:28 来源:股窜网 作者:gucuan 阅读:次
精细化工(金禾实业、浙江医药、安迪苏)精要:
①随着北溪-1“断气”进一步加剧欧洲天然气短缺,国内化工品价格和欧洲价格差距持续拉大,且不仅欧洲化工企业竞争力显著削弱,日韩、美国化企竞争力亦有下滑,叠加海运费价格回落,中国化工品出口至欧洲的量或将大幅增加;
②华泰证券庄汀洲认为,2020年天然气/电力占EU-27化工能源消耗比重37%/28%,即便不考虑能源属性,天然气作为化工基础原料就可通过C1化工/合成氨/乙炔化工/氢气等产业链影响C2/C3/化肥/氯碱/聚氨酯等大部分化工品成本飙涨;
③与欧洲化工企业不同,当下国内产业逐渐复工复产,前期受到冲击的需求开始复苏,内需相关的产业也开始复苏,叠加能源产品价格下降,化工行业有望迎来需求复苏、成本下降的双重利好;
③目前欧洲产能占比较多的化工品有望受益,涉及助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原料、农药、代糖等细分环节,相关企业包括:金禾实业、皇马科技、利安隆、新和成、浙江医药等;
④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及俄气供应的不确定性风险。
随着北溪-1“断气”进一步加剧欧洲天然气短缺,国内化工品价格和欧洲价格差距持续拉大,叠加海运费价格回落,中国化工品出口至欧洲的量或将大幅增加。
华泰证券庄汀洲认为,即便不考虑能源属性,天然气作为化工基础原料就将影响大部分化工品成本飙涨。目前欧洲净出口主要是消费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等精细品种,整体上欧洲化工业逐渐实现基础化工原料向精细化工品的转移。
对于能源端,全球LNG开采及出口能力建设仍需时日,不仅欧洲化工企业竞争力显著削弱,日韩、美国化企竞争力亦有下滑,国内化工企业依托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优势,全球份额有望直接或间接地继续提升。
庄汀洲看好欧洲产能占比较多的助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原料、农药、代糖等细分环节有望受益,相关企业包括:金禾实业、皇马科技、利安隆、新和成、浙江医药、安迪苏等。
欧洲天然气今冬需求或面临下滑,天然气高价难解
据Cascade,由于亚马尔、北溪管道输气停止,以及通过乌克兰的俄气管道输气量减半,我们预计今冬(11月-明年3月)欧洲管道气进口量或同比下降65%,而由于来自美国及卡塔尔的LNG进口显著增长,预计今冬欧洲LNG进口量同比增长40%。
庄汀洲估算,考虑9月1日欧洲(除土耳其)天然气库存水平在100bcm,对于10月底天然气的欧洲库存水平及今冬消费量做出假设,参考历史数据,3月底欧洲(包含土耳其、英国及乌克兰假设)库存一般回落至30bcm左右,预计欧洲今冬消费量下降在5%-10%。对于未来2-3年而言,由于俄罗斯等国LNG出口能力不足,预计天然气高价难解。
短期关注欧洲产能占比较大的精细化工,长期关注一体化龙头企业 据IEA,2020年欧洲天然气消费40%用于家庭取暖、33%用于电力、25%用于工业,电力及工业或成天然气消费下降主体。
2020年天然气/电力占EU-27化工能源消耗比重37%/28%。天然气除影响能源成本,作为天然气化工的基础原料,通过C1化工/合成氨/乙炔化工/氢气等产业链将传导至C2/C3/化肥/氯碱/聚氨酯等大部分化工品。
据CEFIC,20年EU-27化工品销售额全球占比14.4%,石化/无机化工/聚合物/特种化学品/消费化学品贸易盈余分别为-48/-13/+80/+182/+195亿欧元,净出口主要是消费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等精细品种,整体上欧洲化工业逐渐实现基础化工原料向精细化工品的转移。
与欧洲化工企业不同,当下国内产业逐渐复工复产,前期受到冲击的需求开始复苏,内需相关的产业也开始复苏。叠加能源产品价格下降,化工行业有望迎来需求复苏、成本下降的双重利好,偏下游的行业、新材料以及一体化企业将受益。
①随着北溪-1“断气”进一步加剧欧洲天然气短缺,国内化工品价格和欧洲价格差距持续拉大,且不仅欧洲化工企业竞争力显著削弱,日韩、美国化企竞争力亦有下滑,叠加海运费价格回落,中国化工品出口至欧洲的量或将大幅增加;
②华泰证券庄汀洲认为,2020年天然气/电力占EU-27化工能源消耗比重37%/28%,即便不考虑能源属性,天然气作为化工基础原料就可通过C1化工/合成氨/乙炔化工/氢气等产业链影响C2/C3/化肥/氯碱/聚氨酯等大部分化工品成本飙涨;
③与欧洲化工企业不同,当下国内产业逐渐复工复产,前期受到冲击的需求开始复苏,内需相关的产业也开始复苏,叠加能源产品价格下降,化工行业有望迎来需求复苏、成本下降的双重利好;
③目前欧洲产能占比较多的化工品有望受益,涉及助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原料、农药、代糖等细分环节,相关企业包括:金禾实业、皇马科技、利安隆、新和成、浙江医药等;
④风险提示:地缘冲突及俄气供应的不确定性风险。
随着北溪-1“断气”进一步加剧欧洲天然气短缺,国内化工品价格和欧洲价格差距持续拉大,叠加海运费价格回落,中国化工品出口至欧洲的量或将大幅增加。
华泰证券庄汀洲认为,即便不考虑能源属性,天然气作为化工基础原料就将影响大部分化工品成本飙涨。目前欧洲净出口主要是消费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等精细品种,整体上欧洲化工业逐渐实现基础化工原料向精细化工品的转移。
对于能源端,全球LNG开采及出口能力建设仍需时日,不仅欧洲化工企业竞争力显著削弱,日韩、美国化企竞争力亦有下滑,国内化工企业依托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优势,全球份额有望直接或间接地继续提升。
庄汀洲看好欧洲产能占比较多的助剂、表面活性剂、化妆品原料、农药、代糖等细分环节有望受益,相关企业包括:金禾实业、皇马科技、利安隆、新和成、浙江医药、安迪苏等。
欧洲天然气今冬需求或面临下滑,天然气高价难解
据Cascade,由于亚马尔、北溪管道输气停止,以及通过乌克兰的俄气管道输气量减半,我们预计今冬(11月-明年3月)欧洲管道气进口量或同比下降65%,而由于来自美国及卡塔尔的LNG进口显著增长,预计今冬欧洲LNG进口量同比增长40%。
庄汀洲估算,考虑9月1日欧洲(除土耳其)天然气库存水平在100bcm,对于10月底天然气的欧洲库存水平及今冬消费量做出假设,参考历史数据,3月底欧洲(包含土耳其、英国及乌克兰假设)库存一般回落至30bcm左右,预计欧洲今冬消费量下降在5%-10%。对于未来2-3年而言,由于俄罗斯等国LNG出口能力不足,预计天然气高价难解。
短期关注欧洲产能占比较大的精细化工,长期关注一体化龙头企业 据IEA,2020年欧洲天然气消费40%用于家庭取暖、33%用于电力、25%用于工业,电力及工业或成天然气消费下降主体。
2020年天然气/电力占EU-27化工能源消耗比重37%/28%。天然气除影响能源成本,作为天然气化工的基础原料,通过C1化工/合成氨/乙炔化工/氢气等产业链将传导至C2/C3/化肥/氯碱/聚氨酯等大部分化工品。
据CEFIC,20年EU-27化工品销售额全球占比14.4%,石化/无机化工/聚合物/特种化学品/消费化学品贸易盈余分别为-48/-13/+80/+182/+195亿欧元,净出口主要是消费化学品和特种化学品等精细品种,整体上欧洲化工业逐渐实现基础化工原料向精细化工品的转移。
与欧洲化工企业不同,当下国内产业逐渐复工复产,前期受到冲击的需求开始复苏,内需相关的产业也开始复苏。叠加能源产品价格下降,化工行业有望迎来需求复苏、成本下降的双重利好,偏下游的行业、新材料以及一体化企业将受益。

热门阅读

最新内容
推荐图文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