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保护你的资金:基于市场自身行为的止损(二)
时间:2016-10-03 20:21 来源: 孟洪涛 作者:股窜网 阅读:次
止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种资料已经讨论过无数设止损的理由,我们这里不多述,只讨论实战中出现的让人头疼的状况。我们下面所有的讨论是基于有止损意识的交易。
无论你进场时对市场行为的判断多么的有理有据,进场后被扫并造成亏损也是司空见惯。一些投资者遇到的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止损总被扫,这种情况导致他们开始不相信止损,认为设不设都一样,有时候不设止损反而赚了一大笔,然而更多的时候,没有止损让你见外婆的速度更快(英文Wiped out是被扫地出门的意思,跟中文外婆谐音)。
在交易中,犯错、亏损、止损被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止损三番五次地被扫,问题就来了,到底怎么回事?
有人说,那是你设止损的位置问题,这种回答只说到了皮毛,不解决实际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是不懂市场行为,或者说你判断进场时机的依据不是基于市场自身行为,而是基于表象(指标,消息,几何形态等)。
如果一个进场的本身的判断依据是靠不住的,无论你设几个百分比的止损都是个花架子,看似止损了,但是起不到真正危机时刻保护资金的关键作用。
直接影响止损质量的是判断进场位置的依据。
关于进场位置,我以前的文章说过在池塘钓鱼的例子:在池塘边钓鱼收获更大些。在市场上,TR的形成为我们的进场建立了平台,其中的钓鱼区就是TR上下两端,因为价格在上下两端的供求转换形成了常态,我们判断进场位置的依据是这种常态会延续,比如顶部做空,底部做多,基于这样进场位置的止损是为了防止这种常态被打破。比如棕榈指数日线:

在A位置,是大量需求的进入导致价格飙升。这里A所在价位就成了危险区,它决定着市场背景。同理B之后的大跌,使得B所在价位形成了危险区。
这样一个潜在的底A顶B的TR就形成了。E和C发生的反转是对这个TR内部价格运动常态的确认,是这种常态使TR两端成了高胜算的进场位置。其中C这个Spring以及它产生的反弹是底部需求强劲的最好的确认。基于这种常态,假如你在D买入,在C的最低点下方2个点位置设了灾难性(初始)止损。这个止损位置是决定这个TR运动的常态是否存在的关键点。一旦扫了止损,说明这里原有的强势需求被供应击败,供应在这个价格区反而成了强势一方,这否定了你进场做多所依据的供不应求的理论基础,市场由此会进入供过于求的背景当中(下跌趋势的理论基础)。
进场后, 价格没有打破常规,开始回升,一旦创新高,立刻把止损移到D的下方2个点位置,因为D是提高位支撑,在这个价格之下,市场已经没货了,反之,一旦跌落这个止损价格,说明供应开始扩大,你做多并持仓依赖的市场背景不复存在。F既是新的止损位置(下方2个点,根据习惯),又是加仓位置(原因是小型JOC)。
价格爬到了G的位置,按照常规,这里应该做空了。但是价格没有停留,直接JOC,没有给我们留下做空依据,因为需求完全吸收了这里的供应(本以为这里需求减弱或者供应增强的话就做空)。这种情况打破了原来TR的常态,再按照原来常态操作已经不适用。
如果不考虑背景,H是做多位置,止损放在X位置(那里产生强大需求),这是灾难性止损,一旦进场有盈利,必须把止损移到H下方,这次交易以止损被扫为结局。如果考虑市场背景,H那里不能买,因为面临大TR的阻力,容易撞墙。
Y位置出现了大量供应,导致价格回落到Z。使得YZ形成了TR(TR的初始点是X,因为那里的强劲需求导致的上涨),既然有了TR,我们的操作就有了平台,当然,我们的止损位置也明确了,同时我们的出场目标位置也明确了。我记得当时在博客上讨论过,市场遇到供应,如果出现无需求 ST,我们可以考虑做空。
1出现了停止行为,进场做空,止损放在TR顶部上方2个点的位置。我们做空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目标是TR底部Z的位置,因为那里是保持TR常规的最后一道防线。到了13日(2)那天,无需求反弹告诉我们价格继续下行(当时我在博客中分析过,预测下跌持续),3已经接近支撑位置,此时面临着获利了结还是继续持仓,TR获利原则是在两端,不赌突破,所以在3结束后,陆续退出市场。
一旦突破冰层,在LPSY继续做空,这样操作使交易变得有秩序、有章法。细心的朋友会发现,JOC和TR的止损有所不同,这个我们以后专门讨论。
无论你进场时对市场行为的判断多么的有理有据,进场后被扫并造成亏损也是司空见惯。一些投资者遇到的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止损总被扫,这种情况导致他们开始不相信止损,认为设不设都一样,有时候不设止损反而赚了一大笔,然而更多的时候,没有止损让你见外婆的速度更快(英文Wiped out是被扫地出门的意思,跟中文外婆谐音)。
在交易中,犯错、亏损、止损被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是如果止损三番五次地被扫,问题就来了,到底怎么回事?
有人说,那是你设止损的位置问题,这种回答只说到了皮毛,不解决实际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是不懂市场行为,或者说你判断进场时机的依据不是基于市场自身行为,而是基于表象(指标,消息,几何形态等)。
如果一个进场的本身的判断依据是靠不住的,无论你设几个百分比的止损都是个花架子,看似止损了,但是起不到真正危机时刻保护资金的关键作用。
直接影响止损质量的是判断进场位置的依据。
关于进场位置,我以前的文章说过在池塘钓鱼的例子:在池塘边钓鱼收获更大些。在市场上,TR的形成为我们的进场建立了平台,其中的钓鱼区就是TR上下两端,因为价格在上下两端的供求转换形成了常态,我们判断进场位置的依据是这种常态会延续,比如顶部做空,底部做多,基于这样进场位置的止损是为了防止这种常态被打破。比如棕榈指数日线:

在A位置,是大量需求的进入导致价格飙升。这里A所在价位就成了危险区,它决定着市场背景。同理B之后的大跌,使得B所在价位形成了危险区。
这样一个潜在的底A顶B的TR就形成了。E和C发生的反转是对这个TR内部价格运动常态的确认,是这种常态使TR两端成了高胜算的进场位置。其中C这个Spring以及它产生的反弹是底部需求强劲的最好的确认。基于这种常态,假如你在D买入,在C的最低点下方2个点位置设了灾难性(初始)止损。这个止损位置是决定这个TR运动的常态是否存在的关键点。一旦扫了止损,说明这里原有的强势需求被供应击败,供应在这个价格区反而成了强势一方,这否定了你进场做多所依据的供不应求的理论基础,市场由此会进入供过于求的背景当中(下跌趋势的理论基础)。
进场后, 价格没有打破常规,开始回升,一旦创新高,立刻把止损移到D的下方2个点位置,因为D是提高位支撑,在这个价格之下,市场已经没货了,反之,一旦跌落这个止损价格,说明供应开始扩大,你做多并持仓依赖的市场背景不复存在。F既是新的止损位置(下方2个点,根据习惯),又是加仓位置(原因是小型JOC)。
价格爬到了G的位置,按照常规,这里应该做空了。但是价格没有停留,直接JOC,没有给我们留下做空依据,因为需求完全吸收了这里的供应(本以为这里需求减弱或者供应增强的话就做空)。这种情况打破了原来TR的常态,再按照原来常态操作已经不适用。
如果不考虑背景,H是做多位置,止损放在X位置(那里产生强大需求),这是灾难性止损,一旦进场有盈利,必须把止损移到H下方,这次交易以止损被扫为结局。如果考虑市场背景,H那里不能买,因为面临大TR的阻力,容易撞墙。
Y位置出现了大量供应,导致价格回落到Z。使得YZ形成了TR(TR的初始点是X,因为那里的强劲需求导致的上涨),既然有了TR,我们的操作就有了平台,当然,我们的止损位置也明确了,同时我们的出场目标位置也明确了。我记得当时在博客上讨论过,市场遇到供应,如果出现无需求 ST,我们可以考虑做空。
1出现了停止行为,进场做空,止损放在TR顶部上方2个点的位置。我们做空的时候,首先要想到目标是TR底部Z的位置,因为那里是保持TR常规的最后一道防线。到了13日(2)那天,无需求反弹告诉我们价格继续下行(当时我在博客中分析过,预测下跌持续),3已经接近支撑位置,此时面临着获利了结还是继续持仓,TR获利原则是在两端,不赌突破,所以在3结束后,陆续退出市场。
一旦突破冰层,在LPSY继续做空,这样操作使交易变得有秩序、有章法。细心的朋友会发现,JOC和TR的止损有所不同,这个我们以后专门讨论。

热门阅读

最新内容
推荐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