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秩序如何应对不确定的金融风险PDF下载
时间:2023-12-11 08:20 来源:股窜网 作者:gbf9i 阅读:次
新金融秩序如何应对不确定的金融风险PDF下载

作者:(美)席勒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套以保护各国财富为目的的全新风险管理基础架构:而所谓的国家财富其实就是维持着千百亿世界民众基本生活的经济成果。这些成果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甚至都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但是它们能增强民众通过辛苦劳动换来的经济安全感,没有这些成果人们就无法感受到经济的发展。
作者针对金融业、融资市场、保险业、税收、社会福利和国家合作提出金融和经济风险的6大理念。从根本上讲,这本书阐述的是如何将风险管理的手段运用于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展示了一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风险管理文化。
《新金融秩序》接续了《非理性繁荣》当中未尽的话题。作者希望能通过此书纠正社会公众对科技和经济风险的高度误解,并以更清晰、更准确的方式让人们明白自己所面对的真实风险。同时,他还希望通过此书让人们懂得各种形式的风险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正是它们的存在,遏制了人们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希勒认为,不论股市是否繁荣,我们都在逐步迈入一个全新的经济年代,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新生的科技手段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了解过去的科技进步对现有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必须以活跃、创新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有效的引导我们在新的环境中发展。
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告诉人们如何对冲风险,从而确保我们未来生活的经济安全,其内容引人入胜,不可不读。
前言
引言 一个经济安全、金融大众化的社会
用金融智慧管理风险
新金融秩序的六个理念
新金融秩序的图景
当前的风险管理
信息技术:大数据库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
金融理论与实践
心理学、行为金融学和既有思想框架
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
金融的道德范畴
本书的核心
第一部分世界在前进,经济风险无处不在
第1章 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1950年就有一个新金融秩序
重塑1950年后的历史
现实状况:1950年缺乏信息技术手段
应对金融风险迫在眉睫
第2章 经济风险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状况的可变性
为什么个人经济风险很少被提起
愚蠢的行为:用放弃机会规避风险
低估经济风险似乎是人类的本能
依靠家庭分摊风险
收入再分配:如何做得更有效
幸运的20世纪
不正视风险,就会面临风险
第3章 科技越进步,风险越小?
机器会让我们失业?
胜者为王
全球化:地理壁垒的瓦解
科技进步的另一面
直面我们的风险
第4章 四十大盗:经济风险多种多样
国家面临的风险
个人风险积聚成国家风险
战争和社会动荡下的经济风险
金融创新与多样风险
第二部分 科学与技术:构建新金融秩序的手段
第5章 大数据:新信息技术下的风险管理
金融与信息技术革命
大数据时代的金融
电子货币时代的来临
新科技能降低交易风险吗
大数据时代的身份验证
终结地下经济
透明的合同
新科技、新机遇
第6章 心理学:金融风险的另类思维
既有思维框架
设计锚点:新经济制度的前提
赌徒心理与高危风险
风险受情感支配?
财富分配如何做到你情我愿
言行一致与风险控制
等位交换和社会公正:世界所有人的追求
德国为什么发动“二战”:从金融史看思维框架
心理学影响金融创新
第7章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金融创新的本质
一个金融创新的例证
创新的传染性
人类最常犯的一个错误
激进的金融创新
第三部分 新金融秩序的六个理念
第8章 人生无忧:生计保险和住房价值保险
设计生计保险
生计保险的可选形式
生计保险与残障保险结合起来
生计保险与员工持股
住房权益保险
假如拥有生计保险和住房权益保险
第9章 宏观市场:重大风险的发源地
与股票市场的异同
创设宏观市场
宏观市场与善恶公正
为全世界创设的市场
为其他类型收入所有权创设的市场
根据职业不同而创设的收入所有权市场
根据收入水平和个人情况创设的收入所有权市场
为房地产创设的流动性市场
对既有思维框架的重塑
具备完善宏观市场体系后的世界
第10章 收入挂钩型贷款:摆脱经济困境和破产风险的工具
将收入挂钩型贷款与收入指数绑定
收入挂钩型贷款的先例
家庭问题
破产法应做相应的调整
收入挂钩型贷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第11章 不平等保险: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如何计算不平等保险应付额
为什么要创设不平等保险
基本概念的衍生形态
紧迫性
政府的角色
思维框架的塑造和税率的设置
移民造成的问题
高税率对工作热情的抑制
不平等保险与分配公平
第12章 跨代社保体系: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分摊风险
当前的社会保障贡献和福利计算公式
跨代社保体系简化案例
在家庭成员之间分摊风险
跨代社保与个人账户投资的对比
为全社会提供的保障
第13章 国家也可以发展无忧:风险控制国际协议
国际风险分摊协议如何有效运行
如果印度能与其他大国签订风险管理协议
并不需要组建全球性政府
当今世界各国的风险分摊
风险分摊是国际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四部分 构建新金融秩序
第14章 大数据库:金融秩序的根基
建设全球风险信息数据库
大数据库如何运营和维护
个人收入状况纳入大数据库
提供企业收入信息
大数据库与税收结合
为慈善捐助预留的接口
为遗嘱预留的接口
大数据库:管理我们的经济生活
第15章 从根源上解决通货膨胀:新计量单位和电子货币
智利发明的发展单位
一个更简单的名字:篮子
货币幻觉
指数型会计单位的成功
勇于面对通胀风险的挑战
指数型会计单位和新金融秩序
建立信任
指数型会计单位的先例
延伸发展单位的概念
调低通用时长
通过改变会计单位促成经济转型
第16章 新金融秩序:从理论到现实
恰当地识别风险
获得公众的支持
第五部分 新金融秩序:让世界变得完美、有序
第17章 金融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
货币的出现
当代股票市场的出现
期货市场的出现
人寿保险的出现
风险终结于金融创新
第18章 现实案例:各国的金融风险管理
什一税和天课
所得税
低收入补贴
所得税抵免
医疗和意外保险
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结论
结 语 一个激进的金融创新模式
致谢

作者:(美)席勒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套以保护各国财富为目的的全新风险管理基础架构:而所谓的国家财富其实就是维持着千百亿世界民众基本生活的经济成果。这些成果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甚至都不会引起公众的关注,但是它们能增强民众通过辛苦劳动换来的经济安全感,没有这些成果人们就无法感受到经济的发展。
作者针对金融业、融资市场、保险业、税收、社会福利和国家合作提出金融和经济风险的6大理念。从根本上讲,这本书阐述的是如何将风险管理的手段运用于解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展示了一种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风险管理文化。
《新金融秩序》接续了《非理性繁荣》当中未尽的话题。作者希望能通过此书纠正社会公众对科技和经济风险的高度误解,并以更清晰、更准确的方式让人们明白自己所面对的真实风险。同时,他还希望通过此书让人们懂得各种形式的风险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正是它们的存在,遏制了人们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希勒认为,不论股市是否繁荣,我们都在逐步迈入一个全新的经济年代,我们需要认真思考新生的科技手段所带来的影响。我们必须了解过去的科技进步对现有制度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必须以活跃、创新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有效的引导我们在新的环境中发展。
这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告诉人们如何对冲风险,从而确保我们未来生活的经济安全,其内容引人入胜,不可不读。
前言
引言 一个经济安全、金融大众化的社会
用金融智慧管理风险
新金融秩序的六个理念
新金融秩序的图景
当前的风险管理
信息技术:大数据库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大
金融理论与实践
心理学、行为金融学和既有思想框架
金融创新带来的问题
金融的道德范畴
本书的核心
第一部分世界在前进,经济风险无处不在
第1章 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如果1950年就有一个新金融秩序
重塑1950年后的历史
现实状况:1950年缺乏信息技术手段
应对金融风险迫在眉睫
第2章 经济风险就在我们身边
生活状况的可变性
为什么个人经济风险很少被提起
愚蠢的行为:用放弃机会规避风险
低估经济风险似乎是人类的本能
依靠家庭分摊风险
收入再分配:如何做得更有效
幸运的20世纪
不正视风险,就会面临风险
第3章 科技越进步,风险越小?
机器会让我们失业?
胜者为王
全球化:地理壁垒的瓦解
科技进步的另一面
直面我们的风险
第4章 四十大盗:经济风险多种多样
国家面临的风险
个人风险积聚成国家风险
战争和社会动荡下的经济风险
金融创新与多样风险
第二部分 科学与技术:构建新金融秩序的手段
第5章 大数据:新信息技术下的风险管理
金融与信息技术革命
大数据时代的金融
电子货币时代的来临
新科技能降低交易风险吗
大数据时代的身份验证
终结地下经济
透明的合同
新科技、新机遇
第6章 心理学:金融风险的另类思维
既有思维框架
设计锚点:新经济制度的前提
赌徒心理与高危风险
风险受情感支配?
财富分配如何做到你情我愿
言行一致与风险控制
等位交换和社会公正:世界所有人的追求
德国为什么发动“二战”:从金融史看思维框架
心理学影响金融创新
第7章 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金融创新的本质
一个金融创新的例证
创新的传染性
人类最常犯的一个错误
激进的金融创新
第三部分 新金融秩序的六个理念
第8章 人生无忧:生计保险和住房价值保险
设计生计保险
生计保险的可选形式
生计保险与残障保险结合起来
生计保险与员工持股
住房权益保险
假如拥有生计保险和住房权益保险
第9章 宏观市场:重大风险的发源地
与股票市场的异同
创设宏观市场
宏观市场与善恶公正
为全世界创设的市场
为其他类型收入所有权创设的市场
根据职业不同而创设的收入所有权市场
根据收入水平和个人情况创设的收入所有权市场
为房地产创设的流动性市场
对既有思维框架的重塑
具备完善宏观市场体系后的世界
第10章 收入挂钩型贷款:摆脱经济困境和破产风险的工具
将收入挂钩型贷款与收入指数绑定
收入挂钩型贷款的先例
家庭问题
破产法应做相应的调整
收入挂钩型贷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第11章 不平等保险:保障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如何计算不平等保险应付额
为什么要创设不平等保险
基本概念的衍生形态
紧迫性
政府的角色
思维框架的塑造和税率的设置
移民造成的问题
高税率对工作热情的抑制
不平等保险与分配公平
第12章 跨代社保体系: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分摊风险
当前的社会保障贡献和福利计算公式
跨代社保体系简化案例
在家庭成员之间分摊风险
跨代社保与个人账户投资的对比
为全社会提供的保障
第13章 国家也可以发展无忧:风险控制国际协议
国际风险分摊协议如何有效运行
如果印度能与其他大国签订风险管理协议
并不需要组建全球性政府
当今世界各国的风险分摊
风险分摊是国际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四部分 构建新金融秩序
第14章 大数据库:金融秩序的根基
建设全球风险信息数据库
大数据库如何运营和维护
个人收入状况纳入大数据库
提供企业收入信息
大数据库与税收结合
为慈善捐助预留的接口
为遗嘱预留的接口
大数据库:管理我们的经济生活
第15章 从根源上解决通货膨胀:新计量单位和电子货币
智利发明的发展单位
一个更简单的名字:篮子
货币幻觉
指数型会计单位的成功
勇于面对通胀风险的挑战
指数型会计单位和新金融秩序
建立信任
指数型会计单位的先例
延伸发展单位的概念
调低通用时长
通过改变会计单位促成经济转型
第16章 新金融秩序:从理论到现实
恰当地识别风险
获得公众的支持
第五部分 新金融秩序:让世界变得完美、有序
第17章 金融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
货币的出现
当代股票市场的出现
期货市场的出现
人寿保险的出现
风险终结于金融创新
第18章 现实案例:各国的金融风险管理
什一税和天课
所得税
低收入补贴
所得税抵免
医疗和意外保险
社会保障养老保险
失业保险
结论
结 语 一个激进的金融创新模式
致谢
上一篇:用普通股进行长期投资PDF下载
下一篇:技术分析解密PDF下载
资料下载地址
http:pan.baidu/s/1EkJQdk8vsCCvbu71EthH2g
若下载链接失效,请与站长微信反馈:1691320917 更换最新下载链接 本站所提供的资料源自网络收集仅供学习,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果感觉不错,请到正规书店购买正版书籍

热门阅读

最新内容
推荐图文
- 趋势书籍推荐(10本)
做为技术交易者,做股票的第一要务就是看趋势、顺势而为,只有这... - 股票画线技术入门与技巧
股票画线技术入门与技巧/刘振清pdf下载 出版社名称: 中国宇航出... - 股市聊聊吧2015版(上下
股市聊聊吧2015版pdf下载 作者:廖英强 提前制定操盘计划 无论是... - 历史上必读的十本投资书
一、大作手回忆录 作者简介:杰西利弗莫尔,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股...
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