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投资人来说,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时间:2017-01-06 15:40 来源:思多金小木屋 作者:股窜网 阅读:次
“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是进入市场的第一堂课。
所有的参与者都厌恶风险,但这个市场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亏钱?
可能是市场不成熟,但身在这个市场,终要适应这个市场。
也有人会告诉你,你要防范系统性的风险,要学会高抛低吸。
但会发现执行起来总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我们可能会安慰自己,对市场的认知不够,但学了很多防范风险的知识后依旧在风险来临时难逃幸免。甚至大佬,也同样如此。
对市场外在的风险的认知属于外功,可以通过很速成的方式习得,如果没有从内在去考量风险,认知再广的人也要栽跟头。
最大的风险来源于与生俱来的的自我背叛,对于这类风险的应对需从里到外,暂且就定义它为“内功”。

儿时追逐喜欢的玩具,好奇心驱使我们想去探索眼前未知的世界,但得到的却是父母的阻止,于是大哭。我们成年后会对在小孩时被剥夺的东西上瘾,这种东西叫被剥夺的自由。
在开户协议上署上名后,意味着这个账户里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无拘无束自由发挥的世界。于是,在账户里自由地表达自己,自由地买进卖出成了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有人对猴子做了一个实验:
教猴子完成任务,任务就给它好处,如果猴子完成了任务,不给它回报,只要很短的时间猴子就不会去完成任务了。它已经知道是没有回报的,它就不会再浪费精力了。
然而,如果采用随机的方式回报猴子,猴子的反应则是不同的:当停止回报猴子,猴子也不知道是否下次完成了任务有回报,每次回报都成了惊喜。
结果,即使没有回报,猴子也要继续完成任务,有些猴子会永远做下去。
童年经历以及猴子实验,说明了对自由以及随机回报魔力的追逐是人与生俱来的属性,而市场却提供了发挥这样天生属性的平台。于是,天生俱来的风险便出现了:
1.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市场的看法,深信并执行之
2.在盈利时,认为自己可以战胜市场
3.意外的惊喜令人着迷,交易带来的期待感让人兴奋,不买就不舒服
4.交易的诱惑:熊市里频繁交易
这样的方式往往一开始都不能定义为风险,甚至还能尝到甜头,但后来发现亏损接踵而来。
有一个这样的行为,需要一点勇气去面对它:
在一件事上捅了篓子犯了错误,本能反应是什么?

找个人怪罪。这样的心理学结构有个术语叫做“自我防护体系的激发”:当一个人犯错了,第一反应是找一个对象来推卸自己的错误。
有人说如果犯错了,最好的化解方式是把错误怪罪在一个不在场的人。当然这是腹黑的方式,一个正直的人不该这样做。
同样的,在面对亏损时,我们本能反应是把错误归纳在周围人的影响、客观环境的制约亦或是市场大环境的问题。总之,总能找到一个理由来充当亏损的“责任者”。
或者,由于亏损使得“期待感”被剥夺,出现了愤怒和懊悔的心理,此刻可能会说我闭关学习修炼,但后来为什么依旧没有起色?在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并非认知能力的转变,而是信念的转变。

不管是怪罪别人或者是认为自己对市场认识不够,两者本质上都是一种责任的推卸,而非一种承担责任的意识。如果不具备承担责任的意识,会出现的结果是:
1.想着报仇,出现了报复性操作,节奏全乱
2.与市场建立了敌对的关系,错失了很多机会
3.错误地以为市场分析可以解决交易问题和失败
这也是一类与生俱来的风险。市场是一个零和游戏的场所,它不像是社会,并不会因为我们出现亏损甚至家破人亡就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会真正地去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克服与生俱来的的风险,接受外部带来的风险。
然而,“恐惧”是阻碍我们接受外部风险最关键的因素。
当看到一个小孩与一条蟒蛇亲密接触时,第一反应恐怕是诧异:这真是一件令人后背发凉的事!一切对我们有威胁的事情都是可怕的,接受风险对于人性来说往往是一种考验。

在面对市场风险时,我们厌恶风险,会本能地选择价格和位置特别低的买进。在-6%买进时,收盘-5%,赚了1%;但却发现追高的高手3%追进,收盘涨停,却赚了7%。“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市场法则却使得我们这种厌恶风险的方式成了高风险操作,遂有了“龙头股最安全”的典故。
再如打板后隔天低开先出局观望,之后在市场氛围好时,低开高走回涨停板,重新打板进入。看起来是追涨杀跌,但却是“分歧到一致”的低风险打开方式,当中接受了风险,克服了恐惧。
市场是风险无处不在的地方,每个交易模式都有风险,昨天金田路打板失败当天浮亏千万就是例子。
厌恶风险是我们的本能,但优秀的投资者知道去接纳风险,并依靠对市场情绪的揣摩,对赔率和胜率进行考量和把握之后,把胜负交给概率。
有时市场的外部风险得以识别,但到了执行层面时,往往都会出现偏差,这部分风险来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风险。
从“心”出发,回避人性带来的风险,是贯穿于思多金培训当中的主线。好的交易往往是轻松和简单的,身在市场,如果无法认识自我,每一笔交易终将充满负担。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具备赢家的心态。
所有的参与者都厌恶风险,但这个市场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亏钱?
可能是市场不成熟,但身在这个市场,终要适应这个市场。
也有人会告诉你,你要防范系统性的风险,要学会高抛低吸。
但会发现执行起来总感觉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我们可能会安慰自己,对市场的认知不够,但学了很多防范风险的知识后依旧在风险来临时难逃幸免。甚至大佬,也同样如此。
对市场外在的风险的认知属于外功,可以通过很速成的方式习得,如果没有从内在去考量风险,认知再广的人也要栽跟头。
最大的风险来源于与生俱来的的自我背叛,对于这类风险的应对需从里到外,暂且就定义它为“内功”。

儿时追逐喜欢的玩具,好奇心驱使我们想去探索眼前未知的世界,但得到的却是父母的阻止,于是大哭。我们成年后会对在小孩时被剥夺的东西上瘾,这种东西叫被剥夺的自由。
在开户协议上署上名后,意味着这个账户里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无拘无束自由发挥的世界。于是,在账户里自由地表达自己,自由地买进卖出成了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
有人对猴子做了一个实验:
教猴子完成任务,任务就给它好处,如果猴子完成了任务,不给它回报,只要很短的时间猴子就不会去完成任务了。它已经知道是没有回报的,它就不会再浪费精力了。
然而,如果采用随机的方式回报猴子,猴子的反应则是不同的:当停止回报猴子,猴子也不知道是否下次完成了任务有回报,每次回报都成了惊喜。
结果,即使没有回报,猴子也要继续完成任务,有些猴子会永远做下去。
童年经历以及猴子实验,说明了对自由以及随机回报魔力的追逐是人与生俱来的属性,而市场却提供了发挥这样天生属性的平台。于是,天生俱来的风险便出现了:
1.自由地表达自己对市场的看法,深信并执行之
2.在盈利时,认为自己可以战胜市场
3.意外的惊喜令人着迷,交易带来的期待感让人兴奋,不买就不舒服
4.交易的诱惑:熊市里频繁交易
这样的方式往往一开始都不能定义为风险,甚至还能尝到甜头,但后来发现亏损接踵而来。
有一个这样的行为,需要一点勇气去面对它:
在一件事上捅了篓子犯了错误,本能反应是什么?

找个人怪罪。这样的心理学结构有个术语叫做“自我防护体系的激发”:当一个人犯错了,第一反应是找一个对象来推卸自己的错误。
有人说如果犯错了,最好的化解方式是把错误怪罪在一个不在场的人。当然这是腹黑的方式,一个正直的人不该这样做。
同样的,在面对亏损时,我们本能反应是把错误归纳在周围人的影响、客观环境的制约亦或是市场大环境的问题。总之,总能找到一个理由来充当亏损的“责任者”。
或者,由于亏损使得“期待感”被剥夺,出现了愤怒和懊悔的心理,此刻可能会说我闭关学习修炼,但后来为什么依旧没有起色?在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并非认知能力的转变,而是信念的转变。

不管是怪罪别人或者是认为自己对市场认识不够,两者本质上都是一种责任的推卸,而非一种承担责任的意识。如果不具备承担责任的意识,会出现的结果是:
1.想着报仇,出现了报复性操作,节奏全乱
2.与市场建立了敌对的关系,错失了很多机会
3.错误地以为市场分析可以解决交易问题和失败
这也是一类与生俱来的风险。市场是一个零和游戏的场所,它不像是社会,并不会因为我们出现亏损甚至家破人亡就帮助我们渡过难关。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学会真正地去承担自己行为的责任,克服与生俱来的的风险,接受外部带来的风险。
然而,“恐惧”是阻碍我们接受外部风险最关键的因素。
当看到一个小孩与一条蟒蛇亲密接触时,第一反应恐怕是诧异:这真是一件令人后背发凉的事!一切对我们有威胁的事情都是可怕的,接受风险对于人性来说往往是一种考验。

在面对市场风险时,我们厌恶风险,会本能地选择价格和位置特别低的买进。在-6%买进时,收盘-5%,赚了1%;但却发现追高的高手3%追进,收盘涨停,却赚了7%。“强者恒强,弱者更弱”的市场法则却使得我们这种厌恶风险的方式成了高风险操作,遂有了“龙头股最安全”的典故。
再如打板后隔天低开先出局观望,之后在市场氛围好时,低开高走回涨停板,重新打板进入。看起来是追涨杀跌,但却是“分歧到一致”的低风险打开方式,当中接受了风险,克服了恐惧。
市场是风险无处不在的地方,每个交易模式都有风险,昨天金田路打板失败当天浮亏千万就是例子。
厌恶风险是我们的本能,但优秀的投资者知道去接纳风险,并依靠对市场情绪的揣摩,对赔率和胜率进行考量和把握之后,把胜负交给概率。
有时市场的外部风险得以识别,但到了执行层面时,往往都会出现偏差,这部分风险来源于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风险。
从“心”出发,回避人性带来的风险,是贯穿于思多金培训当中的主线。好的交易往往是轻松和简单的,身在市场,如果无法认识自我,每一笔交易终将充满负担。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具备赢家的心态。
下一篇:利弗莫尔道破股市真谛

热门阅读

最新内容
推荐图文
相关内容
